年报考结因财遭风险警带刺多家达标务不公司季大监管层长牙束示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谢碧鹭 帅可聪 北京报道
随着上市公司年报季的多家达标结束,A股市场宛如被按下了风险警报按钮,因财“披星戴帽” 不再是遭风个别公司的 “意外插曲”,已然成为市场的长牙带刺高频词汇。Wind数据显示,年报截至4月30日收盘,考结2025年以来已有144家A股上市公司被实施ST或*ST特别处理,束监示进一步剖析,管层公司92家上市公司因“财务型退市风险”亮起红灯,多家达标凸显企业在经营业绩、因财财务状况等核心指标上遭遇严峻挑战。
这背后,是监管层“严监管、强退市”的明确信号在不断释放。从国务院印发相关意见提出加大退市监管,到证监会、沪深交易所相继出台规则细化退市标准,监管不断加码。多名受访专家认为,这不仅是市场风险出清的新阶段,更是资本市场生态优化、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
今年有144家公司被实施风险警示
随着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工作结束,A股市场的风险预警信号持续拉响,“披星戴帽”的风险正以加速态势集中暴露。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收盘,2025年以来已有144家A股上市公司被实施ST或*ST特别处理,其中仅4月单月就有90多家公司踏入风险警示行列。进一步分析可见,在这些面临风险警示的企业中,高达92家上市公司的退市风险类型为"财务型退市风险",凸显出企业在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等核心指标上遭遇的严峻挑战。
仅4月28日至30日短短三个交易日内,就有60多家上市公司被实施了风险警示。比如立方数科,年报显示其2024年亏损1.25亿元。4月29日,立方数科发布公告显示,因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其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股票于4月29日停牌1天,于4月30日开市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立方”。
此外还有昔日的“大牛股”双成药业,公司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为-7830.47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170.79万元,营业总收入为1.74亿元,扣除后营业收入为1.69亿元。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3.1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此前2020年至2023年,双成药业的净利润均为负数。值得一提的是,若双成药业2025年度出现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三者孰低为负值且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等情形,深交所将决定公司股票终止上市。今年一季度,双成药业的归母净利润仍旧为负数。
节后预警信号持续拉响
风险警示潮尚未停歇,资本市场的风险压力仍在持续释放。目前,还有27家上市公司将于5月6日(五一后首个交易日)起被实施风险警示。
和上文提到的上市公司类似的是,正平股份也是因为财务问题被实施风险警示。年报显示,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13.6亿元,同比下降28.5%;归母净利润为-4.84亿元。4月29日,正平股份公告称,因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和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公司股票自4月30日起停牌一天,2025年5月6日开市起复牌。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后公司简称变更为“*ST正平”。
沐邦高科2024年营业收入为2.77亿元,同比下滑83.24%,归母净利润为-11.62亿元,由盈转亏。沐邦高科称,因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或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公司股票交易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同时,因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交易将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公司股票于4月30日停牌一天,5月6日起复牌,股票简称变更为*ST沐邦。
监管威慑力度不断加大
值得说明的是,资本市场风险出清进程显著提速的背后,是监管层持续释放出 “严监管、强退市” 的明确信号。
去年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大退市监管力度”以及“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加快形成应退尽退、及时出清的常态化退市格局。进一步严格强制退市标准。建立健全不同板块差异化的退市标准体系。科学设置重大违法退市适用范围。收紧财务类退市指标。完善市值标准等交易类退市指标。加大规范类退市实施力度”。
同月,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随后,沪深交易所根据新国九条、证监会意见修订并重新发布了股票上市规则,将各类型的退市标准进行了细化、修改,落实新国九条及证监会意见。
在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慧看来,近期A股市场风险警示潮确实显示出监管层面对市场风险的重视程度在增加,今年4月超百家企业“披星戴帽”可以被视为市场风险出清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种现象有助于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健康度,通过清除那些财务状况不佳或运营不善的企业,为优质企业提供更多资源和发展空间。长远来看,这有利于优化资本市场生态,增强投资者信心。
晶捷品牌咨询创始人陈晶晶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风险警示企业数量激增的趋势来看,监管机构 “长牙带刺”监管力度和宽进严管的理念落地见效,这不仅是数字上的变化,更是监管逻辑和市场文化层面的一次转折。对于企业来说,信息披露义务更加严格,违规成本大幅上升,企业必须靠经营说话;同时,内部治理机制也受到全面检视,包括独立董事制度、内控体系、财务规范性等均需经得起市场和监管的双重考验。
责任编辑:麻晓超 主编:夏申茶
(责任编辑:时尚)
-
中国消费者报石家庄讯记者 李建)3月14日,永定城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正式发布“永定城售后服务管理规则”,标志着该城将全面推行“基础售后服务、无理由退换货服务、先行赔付服务”三项售后管理措施。当天, ...[详细]
-
三大指数今日集体盘整,临近尾盘三大股指小幅拉升。板块方面,6G概念板块逆势狂飙,光刻胶、半导体板块联袂走强,数字经济概念集体反弹,军工、电子等制造板块活跃;石油、有色等周期板块全天下挫,酒店、食品等消 ...[详细]
-
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三大指数尾盘走势分化,沪指全天红盘运行,创指震荡走低翻绿。板块方面,传媒板块全天走高,教育板块今日反弹回暖,大消费板块活跃;医药股持续调整,赛道板块震荡走低。截至今日收盘,上 ...[详细]
-
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月26日,年内公募基金新成立数量已达117只,募集份额和规模均破千亿关口;从产品分类来看,权益类基金仍是主力军,117只产品中有82只为权益类,占比超七成。多位公募基金经理 ...[详细]
-
宿州经开区召开2025年第二季度安全生产 消防安全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
4月29日,宿州经开区召开2025年第二季度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会议强调,园区上下要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链条,切实抓好防汛抗旱、危化品、建筑施工、城镇燃气 ...[详细]
-
截至2月6日,已披露去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72家非上市财险公司,去年合计实现净利润约7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约90%。业内人士认为,非上市财险公司去年净利润大幅增长的核心原因有两点:一是保费收入较快 ...[详细]
-
同花顺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3月1日,A股并购项目中显示为“进行中”的项目有接近500个,另有多个并购项目已经宣布完成。而在去年同期处在“进行中”的项目 ...[详细]
-
今日早盘两市窄幅震荡,午后指数上攻。板块方面,半导体及元件、贵金属、消费电子、通信设备涨幅居前,房地产服务、互联网电商、港口航运、服装家纺跌幅居前。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286.65点,涨幅0.64% ...[详细]
-
大盘今日全天震荡调整,沪指跌超1%失守3200点,深成指、创业板指均跌超2%。板块方面,汽车零部件、电力、贸易板块逆势上涨,传媒、计算机应用、教育跌幅居前。截至收盘,沪指报3197.90点,跌1.31 ...[详细]
-
首份上市券商2022年年报出炉 方正证券净利润增17.88%创六年新高
2月27日晚间,首份上市券商2022年年报出炉。在去年行业业绩整体承压的背景下,2022年,方正证券实现营业收入77.7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1.48亿元,同比增长17.88%,创六年新高 ...[详细]